随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以来,一场覆盖政府、学校、市场、家庭、医疗卫生机构的近视防控攻坚战悄然打响。
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监测结果报告》显示青少年近视防控仍面临艰难现实: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为38.5%和68.8%,分别比2015年上升了2%和3.5%。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难在哪?在全国近视防控高潮背后,出现了哪些问题甚至是乱象?记者展开了调查。
“防近”进校园竟成赚钱机遇?
近日,湖南省娄底涟源市一名家长反映,有眼镜店打着免费清洗、维修眼镜的口号进入孩子所在的学校,发放的眼镜布和眼镜盒上都有商品折扣宣传。
学校是近视防控的“主阵地”,似乎也成为部分商家招揽客源的捷径。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肖永刚观察到,部分商业机构、医疗机构正借着近视防控的名义进入学校开展商业活动,或未经教育主管部门许可,收集学生各种健康信息。
类似情形也引起了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中心主任杨莉华的注意,“学校是教育阵地,但因各地政府没有公益技术服务队伍、缺乏基本的学生近视防控工作经费,导致有的地区为了省心省事开展工作,借助各地zhiliao与营利机构,这些机构借免费检查和宣传,把学校当成了抢夺客源的阵地。”
杨莉华说,这样造成学校重复检查,家长收到多家机构转诊单,宣传各种zhiliao手段与方法,而“只查不防、重治轻防”,不但未发挥近视防控的作用,还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秩序,引起老师、家长的反感。
监测人员的专业性,杨莉华也打了一个问号。她表示,虽然原则上要求专业的医疗机构与医生,而现实是,我国眼科医生短缺,很多眼科医生也并非视光学专业,有的医疗机构为抢资源,把实际工作转包,使得监测质量与防控作用都无法得到保障。各zhiliao机构却赚得盆满钵满,“防近”似乎成了“抢钱”的机遇。
浙江省上虞市城东小学校长林建锋则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学校缺乏近视防控的专业力量,推进近视防控面临不少困惑,或许是发生此类行为的原因。“例如,缺乏卫生部门的参与介入,目前没有实质有力的措施,对学生视力进行专业监测和分析,这一点学校自身是没有能力做的。”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对近视筛查的资质有明确要求,但由于实际医疗资源的巨大缺口,部分地区可能不得不借助商业机构,这样就可能导致粗暴的‘筛查-配镜’模式。”北京市海淀医院眼科主任吉昂提醒,儿童近视尤其是12岁以下儿童初发近视,必须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散瞳验光检查。
准入门槛低催生市场乱象
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长期以来,庞大的市场需求给近视矫正商家带来了不少商机。市面上出现了诸如穴位按摩、热敷眼罩、视力训练仪等琳琅满目的近视“zhiliao”方法,以及护眼台灯、防近笔、防近桌等近视防控周边产品。
不少产品借着近视防控的噱头,使用“近视治愈”“降低度数”等类似表述进行夸大宣传、超范围经营,误导了家长和学生。杨莉华指出,这些产品和机构普遍存在缺乏统一规范的组织管理、标准认证、宣传真实性的管控、超范围经营等问题。此外,不少产品在网络销售,其隐蔽性又增加了审查和监管难度。
准入标准缺失以及监管不力,使得在某些地区,开一家近视矫正机构似乎成了门槛极低的生意。记者以加盟名义咨询多家近视矫正机构,他们均对记者表示加盟没有门槛,一家以中医为原理的视力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所需“技术”只需培训一周即可上岗。
从科学的角度讲,近视是由于用眼不当、疾病等因素造成眼球变长后焦距出现问题,目前还没有方法把眼轴变短。也就是说近视一旦发生,无法治愈。那么,看似没有根据甚至不靠谱的“zhiliao”手段,是怎么俘获消费者的?
“它们的卖点切中了家长的心理。所有家长都不希望孩子戴眼镜,往往孩子在没近视的时候没引起重视,一旦近视,总抱有通过‘zhiliao’huifu的幻想。”吉昂分析说。
为规范市场行为,2019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明确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不得在开展近视矫正对外宣传中使用“kangfu”“huifu”“降低度数”“近视治愈”等表述误导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和家长。
但在采访中,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当记者向一家加盟机构表示监管正在加紧该如何应对时,对方表示只要在宣传时规避“zhiliao”二字就可以。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旭东眼科医院院长张宏就此建议,要规范和完善视力保健机构尤其是学校周边视力保健机构的准入标准。场地、设备、人员资质要在卫监部门备案并接受定期督导,尤其要严格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准入标准,同时加强监管,真正起到令行禁止的作用。
“重治轻防”扭转难,视力健康素养水平不足
研究发现,增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时间,减轻作业负担,是防止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有效方式。
青少年是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触网年龄的低龄化和电子屏幕使用时间的延长,与近视低龄化的趋势不无关系。温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吕帆尤其注意到近几年出现的“电子保姆”问题。“以往,新学期始伊,视力检查会比上学期刚考试完的时候好,因为假期好好休息了。现在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假期,孩子要么被安排更多补课,要么趁机狠狠玩智能手机。家长一定要承担起最主要的督导重任。”
吉昂认为,目前针对家长的知识普及和培训还有待完善。在给学校普及用眼知识、与学生交流互动时,吉昂发现,在校学生基本都能够了解时间、距离、光线这些爱眼护眼常识,但近视防控的重点在防,特别是在婴幼儿及学龄要能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执行的主体在家长。
“孩子决定不了自己的户外活动时间,决定不了是否上辅导班,在视力下降的时候也决定不了什么时候能去医院。”吉昂建议,加强对家长的用眼知识教育,这个过程应提前至孕期,确保孩子出生后就能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才能真正抑制近视的发生。
“现在很遗憾,该预防的没有预防,出现问题又着急,有的家长没少给配眼镜,各种方式都尝试,最后有的不但对孩子矫正近视没好处,甚至还对孩子的视力有更大的损伤。”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说。
采访中,多位专家指出,从深层看,青少年近视问题失控是社会环境“重治轻防”、教育评价体系重视分数等因素的反映。近视防控的首要任务在于预防,要着力提升健康素养包括视力健康素养,倡导视力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用眼行为,才能预防近视的发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